往年的分数/排位是我们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但注意,今年人数增加、计划缩减、志愿填报率大概率上涨......招生变动大且形势复杂。因此,同学们千万不能一味地按往年的分数/排位填报志愿。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今年的招生计划、考生人数等情况将往年的分数/排名进行转化,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院校参考。还得看往年的录取排位跟今年的分数段统计表,看看分数段是否有出现明显的波动,利用“分数段统计表”,以成绩排名作为志愿填报的参考。3+证书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这本来就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不是零风险。一种情况是院校定位太高,考生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均无法被投档,导致滑档;还有一种情况,院校定位过低,失去了冲刺更好院校的机会。这里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可考虑使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拉开院校专业组间的填报梯度。填报志愿时,考生要客观对待冷门和热门专业,不要盲目跟风。其实,专业并无好坏,只有冷热之分。考生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兴趣、家庭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录取分数也往往水涨船高。如果考生的成绩不够突出,一昧填报热门专业,是很容易被调剂的。即使压线被录取,如果考生自己实力不够强,在择业就业和以后的工作中也难占得优势。合理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填报更为有利。某考生报考某院校时,若分数不占优势,即被院校专业组提档,但所填报的6个专业志愿都已录满,不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无权对考生进行专业调剂,只能对该考生作退档处理。每年3+证书录取中,都有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没有掌握好冷热结合,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对于是否要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则有可能会失去进入这所院校的机会。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院校/专业时,喜欢凭着名称来选择,而对院校(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大致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一般可从这几方面了解心仪的院校(专业):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该校特色专业、专业教学资源如何、是否是国家重点专业、专业发展前景和毕业生就业去向、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院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参考资料。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主要内容至少包括:对于成绩好的考生来说,填报志愿肯定想选“热门名校”,如深职、番职、深信、顺职……但只打算在重点院校里选一所,而放弃其他志愿,我们认为这种志愿填报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名校虽然好,但“热门”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中一些专业也很有特色,也具有很强的实力。填报志愿时,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家庭状况、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大学中更好地学习,也能够为将来的择业、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志愿填报到底要怎么填?高中低分段的考生怎么填才能最大程度利用好分数?对于高分学霸,认为肯定能考上本科或优质专科院校,我们还是建议你们重点考虑热门优质院校,如深职、番职等高职“211”院校。温馨提示:平行志愿为考生提供了“冲高”填报的机会,如果你考虑“院校优先”,可以冲一冲更高层次的院校;如果你考虑“专业优先”,则不能冲得太冒险,以尽量保证自己能被心仪专业录取。同学们需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考虑填报。中分段考生填志愿总是很尴尬。头部热门院校需要高分数,一大波学霸来势汹汹,争抢有限的名额,大家不敢轻易下手。而那些期望值太低的院校,又不想将就。真的太难了...从每一年的3+证书分段表来看,中分段区间的考生最为扎堆,填志愿,难就难在这里了。由于中分段的考生最为扎堆,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建议同学们重点考虑相对低分的珠三角公办院校,或选择招生计划相对较大的院校,不能盲目冲深职、番职等超热门院校。考生还要认真选好“稳”“保”院校,避免高分低报、低分高报的情况发生。低分段考生都知道,由于分数不够,前面热门公办院校的计划几乎被瓜分完。3+证书志愿怎么填呢?分数比较低,且家庭条件一般,不想负担民办院校高昂学费的考生,那么就要“求稳”。分数比较有优势的可重点考虑往年珠三角地区相对低分且招生计划大的公办院校;另外“保”的方面,可以看看非珠三角地区的地方性公办。排名已排到了20万名之后,建议在冲刺珠三角下游公办的同时,把重心放在非珠三角地区的老牌地方性公办院校或者新招生的几所公办院校。在“稳”和“保”的位置,尽量填报一些自己有很大几率能被录取的高校。如果分数比较低,且家庭条件允许,愿意负担民办院校学费的考生,填报志愿会相对比较轻松,可以重点考虑地处珠三角地区办学实力也较强的优质民办。